《雙面君王》是一部韓國電影。
昨天下午的空檔,查到一個場次,就去看了這部片。
去看這部電影的原因很單純,因為這是一部關於「光海君」的電影。
我不是去看韓孝珠,更不是去看李秉憲,也不是因為哈韓或者這部電影在日韓的票房、獲獎,單單純純就是因為光海君,或許全台沒幾個人跟我一樣吧!
多年前因為論文研究,接觸了那一段時空,所以為了光海君去看這部片,即使去之前就知道這是一部虛構的故事。
儘管如此,我對韓國的了解其實不多,雖然我曾在光化門前問倒了導遊......
So waht? 人家只是導遊呀,大概自己當年比較年輕的關係吧!
走筆至此,看倌就應該知道這真的是一篇雜感了!
反正關切史實的不多,加上情節內容在別處就能搜尋到,若不以嚴肅角度看待,真的要說觀後感的話,簡單說我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。
寫影評我並不專業,但個人認為《雙面君王》好看的因素在於主要角色性格鮮明,還帶著理想與積極實踐的勇氣,伴隨著不慍不火醞釀出的淒美愛情,搭配著不錯的鏡頭,故事鋪陳有笑有淚,儘管說來好似大雜燴,但這部片即使長達2小時12分鐘,看起來卻不冗長。
李秉憲飾演的角色,可說已經不只是雙面君王,而是三面君王了。除了原本性格殘暴的光海君,找來當替身的夏善,以及夏善偽裝成國王時的表現,所以我覺得看到的至少是三個性格表現的男主角。
其他角色例如都承旨、趙內官(太監)、王后、侍衛長,甚至是小宮女等等,每個人性格鮮明,加上一些小細節的前後呼應,以及環環相扣的情節鋪陳,共同支撐起這一整個故事。
我上一部看的韓國電影是《弓箭之戰》,緊張而明快的節奏感,讓我對韓國影劇有了新的看法。《雙面君王》帶入詼諧的成分,又跟我喜歡的時裝劇《順風婦產科》搞笑方式是不同層次,當然宮廷場景部分也並非我看過的《大長今》、《明成皇后》、《醫道:許浚》等古裝電視劇的水準可比擬。
另外,有個很搞笑的理由是在電影院看原音的《雙面君王》,至少不像韓劇的國語配音般感覺有點彆扭(可是看過幾次原音版《我的公主》又覺得不習慣)。
儘管近幾年台灣吹起一股「韓流」,不論是電子產品、流行服飾、韓劇偶像明星等等,但是韓國電影在《我的野蠻女友》之外,似乎未成為主流,如同《雙面君王》這部片海外評價也不錯,但全台上檔戲院不多。
不過,我還是願意推薦這部片,這部片看的出韓國影人的創意與企圖心。
不過,還是隨意聊一下相關的部分。
光海君致書金國(後金,即滿清),同時應付明朝軍需,確實是他當時的外交手段,至於影人是否有意藉此保護朝鮮人民的態度,為光海君平反其歷史評價我就無從得知了。
電影中的第二號人物是「都承旨」,在《承政院日記》中是領銜人物,實際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字幕英文譯為Chief Secretary恰如其分,相當於明朝的內閣。
電影當中曾出現《承政院日記》的畫面。不過現存的《承政院日記》,包括光海君在內,仁祖之前的紀載已化為烏有,我不負責任的推測或許這正是《雙面君王》能夠虛構出這十幾天替身國王故事的緣由之一吧!
預告片:
http://youtu.be/PFLqCXctY9A
電影台灣官網:
http://masquerade2013.pixnet.net/blo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