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較舊,2020年的硬碟外接盒安裝請參考這篇

 

延續日前「筆記型電腦DIY拆除硬碟圖說」一文,我們可將替換下來的舊硬碟裝上USB外接盒使用,物盡其用。

 

 

不過老學妹也問道:如何選擇USB外接盒?

 

 

筆電使用的通常是2.5吋的硬碟,桌上型多半是3.5吋。然而若是舊筆電,還有不同的匯流排規格。

 

 

有時生手比較難從外觀判斷是IDE還是SATA的規格。

 

 

最快的方法是看I/O匯流排介面外觀:

 

 

將硬碟翻個面,比較容易區別是IDE還是SATA的I/O介面。

 

 

下圖左是IDE,下圖右是SATA:

 

 

比較舊的筆電應該是使用IDE。IDE硬碟有時會有跳線(Jumper)設定的情況,不過根據經驗,筆電拆下的硬碟很少設定跳線。

 

 

跳線說明標示如下:

 

 

有跳線說明的也是判斷為IDE硬碟的方式之一。

 

 

接著就來安裝外接盒了。外接盒會有一個類似排線頭的裝置,可以連接硬碟。

 

 

只要注意方向,或者別用力把針腳給撞歪,基本上有防呆設計,不太容易裝反,也不像3.5吋硬碟排線跟電源需分開插:

 

 

接著把硬碟跟金屬座扣合固定,裝進外接盒。

 

 

如果不介意硬碟裸露,目前市面上還有種僅有IDE接頭,或者IDE/SATA兼具的排線頭,另一端是USB頭,使用這種裝置(傳輸線材)就不必安裝外接盒,也有一樣的功能。

 

 

硬碟裝入,大功告成!

 

 

接上電腦試試。

 

 

上圖中的USB外接盒,在外接盒端的插頭是舊式的,新品已幾乎不採用;另建議購買有二個USB電腦端接頭的產品,因為舊硬碟需要比較充足的電流供應。

 

 

而USB外接盒不僅可以用在筆電,在桌機或是有USB的裝置幾乎都能使用。

 

 

比方說我們常用USB外接盒儲存一些網路下載的影片檔,接上影像播放機,在電視上播放影片觀賞。

 

 

儲存這類不太重要的資料,不但可以廢物利用,同時可避免因為硬碟比較老舊,萬一硬碟壞了致使重要資料遺失的風險。

 

 

不過...那個民國92年買的硬碟都快十年了還沒掛掉是怎樣!?

 

 

由於現代人生活脫離不了電腦,因此最近流行起一些USB保暖小物。

 

 

氣象報導東北季風影響,冷氣團南下,288連續假期將會是爛天氣~>_<

 

 

讓USB外接盒運作一陣子之後,連買保暖小物都省下了~~

 

 

舊式的硬碟沒有電源管理省電功能,因此會持續運轉,順便就可以暖手啦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如果想查上圖中非DIY的品牌外接硬碟(行動硬碟),請查詢以下文章:

 

  1. HITACHI X750 750GB行動硬碟
  2. Imation SOHOT HERO 640GB行動硬碟
  3. 從換筆電隨談資料備份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涵胖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