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為以下二篇之延續:

我與ASAHI PENTAX

PENTAX K1000 網路考古心得

發表於1976年的PENTAX K1000是一部相當tough的機械式底片相機,除測光系統外,沒有任何需要電力的控制裝置。

 

 

 

首先從機頂看,閃光燈熱靴座僅有一個接點,這表示閃燈與機身無法連動測光。

 

 

熱靴座中有個X標誌,在快門調整轉盤上也有一個,位在60旁,表示使用閃燈時快門速度應固定在1/60秒,因此使用單點固定出力的閃燈較方便操作,因為拍攝時在底片感光度設定後,只需注意快門和對焦即可。

 

 

如果使用閃燈時,快門速度未設在1/60秒,拍出的照片會有半邊較暗的情形產生,甚至可能全黑或者過曝。

 

 

下方相片跟上方有何不同呢?在快門與底片格數表之間有個小小圓形視窗,下圖中的圓型視窗顯示紅色(圈起處),與上圖黑色不同。

 

 

由於K1000是手動上片,因此有時會不知道是否已過片,這個機械式的小視窗顯示紅色時,就可以簡單辨識目前已可拍攝,也可避免在上片時誤觸快門。

 

 

快門釋放鈕中央為螺孔,可外接快門線。至於感光度,則從快門速度轉盤中ASA上的小視窗內可以看到。K1000調整感光度的方式是向上拉起旋轉,放開後即固定,而ASA值可視為數位相機上的ISO值。感光度設定範圍從20-3200。

 

 

K1000的機背非常簡單,也無在底片打印拍攝日期的功能,只簡單的刻上了公司名稱ASAHI OPT. CO.而已。

 

 

只要拉起機頂捲片轉盤即可打開底片室。

 

 

布質的快門簾,採機械橫走式,開啟速度最快1/1000秒,儘管與今日相機相比並不突出,但啟閉瞬間肉眼幾乎無法看清過程。

 

 

下圖為按壓B快門時,快門簾全開狀態,此時未裝鏡頭。

 

 

早年的相機幾乎都是搭配定焦鏡,K1000也不例外,搭配的是 M50標準定焦鏡,最大光圈2.0,濾光鏡口徑49mm,以今日眼光看來仍屬於大光圈鏡頭,並且有著PENTAX傲人的SMC鍍膜。

 

 

從機身下方看過去,在鏡頭左下方的接口基座旁有個黑色撥桿(紅色圈起處),是用來卸除鏡頭,今日PENTAX數位單眼的鏡頭卸下按鈕所在位置仍舊大致相同。

 

 

機底腳架固定孔旁有個鈕扣電池蓋,這裡的LR44電池用來供應TTL測光的電力,即便沒電也不影響拍攝,只需要拍攝者自行判斷環境光源使用適當的光圈、快門就可拍照。另一顆捲片按鈕,當底片拍完後,按下此鈕才能旋轉機頂的捲片轉盤。

 

 

卸除鏡頭之後可看到PENTAX沿用至今的K接口,但此機沒有任何電子接點。接口旁的紅點是鏡頭接環指標,裝鏡頭時用以判斷扣合角度。

 

 

K1000搭配的M 50手動標準鏡以現在眼光來看相當古樸。

 

 

開放光圈達2.0,身型卻不大,因為內無電子機板和對焦馬達。儘管身型較小,但光圈、對焦環、景深表尺卻一樣也不缺。

 

 

許多人對於PENTAX這顆M 50有特殊的感情,並非它的表現有多傑出,而是因為這顆鏡頭曾有Made in Taiwan的產品。

 

 

可惜我手上的鏡頭是日本製品,不是出自於台灣。

 

 

然而,手動鏡該如何對焦?尤其機械式底片機觀景窗內並無任何資訊顯示,因此所謂合焦,就是手動調整對焦環,在觀景窗內以肉眼觀察到拍攝主體呈現最清晰的狀態時,即可按下快門。

 

 

K1000的SE版多了「裂像對焦屏」,在全手動對焦的年代中,裂像對焦是個很好用的功能。

 

 

由於手邊這台相機推測是K1000 SE,因此亦裝置了裂像對焦屏。

 

 

在上圖紅色方框處可見反光鏡上的圓點,這就是裂像對焦屏的影像。

 

 

對焦時,只要把觀景窗內兩個半圓中的主體對到清晰、合併,就是準焦了。在全機械的機身上,裂像對焦屏是一項相當實用的設計。

 

 

 

 

從觀景窗看到中央圓形的裂像對焦屏,右側為簡易測光表。

 

 

不過目前這測光表已經不準確,ASA值要轉至約800才能對應正確的光圈與快門,在不影響拍攝的情形下,測光表僅供參考,就憑經驗拍吧!

 

 

下面相片則是裝上FA 28-80標準變焦鏡的樣子。

 

 

在全自動底片機興盛的'90年代,28-80mm的焦段是各家廠商的標準變焦鏡,相當於今日APS-C數位單眼kit鏡常見的18-55mm。

 

 

用在「全片幅」的底片機上,28-80十分便利。

 

 

相對於M 50而言,FA 28-80這支鏡頭已是全新的世代(現在來說一樣是老鏡頭),它支援自動對焦、自動光圈,並保留光圈環,但用在K1000上仍然得要手動對焦與調整光圈。

 

 

 

老驥伏櫪:PENTAX K1000實拍與富士X-TRA 400底片沖掃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涵胖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